11月24日至25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關于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市委書記郭金龍就《建議(審議稿)》作說明并講話。“十三五”規(guī)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規(guī)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必須把補齊短板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在人口調控、交通擁堵治理、生態(tài)文明建設、城市環(huán)境治理、城鄉(xiāng)結合部整治、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村低收入人口幫扶等方面多用力,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的獲得感。
北京市“十三五”規(guī)劃建議包括了征收擁堵費、緩解交通擁堵, 市屬行政事業(yè)單位2017年底前搬到通州,實施居住證制度、人口規(guī)模調控等重點問題,也出現了“大城管體制”、“海綿城市”等新名詞。偉德國際官網公共管理系副教授、行政管理學博士楊艷(楊彥)接受了媒體采訪,就大城管體制進行了簡要解讀。
建議原文:理順城市管理部門職責分工,推進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構建“大城管”體制。
解讀:偉德國際1946bv官網行政管理學副教授楊彥解釋,北京將構建的“大城管體制”類似于“大部制”的構建,“目前我們的城管體制是傳統(tǒng)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雖然職能分得很細,但有些職責又沒法分清楚,所以這樣就很容易扯皮。‘大城管制’就是要打破這種各部門之間的壁壘,解決城管執(zhí)法難的問題。”
“比如街頭城管在執(zhí)法時,一個事情會牽涉很多職能部門,城管沒有執(zhí)法權限,就得把工商、公安、稅務部門都帶上。”楊彥表示,目前本市城管存在合法性缺失的問題,大城管體制也將有利于這一問題的解決。
楊彥還分析,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大城管體制”最直觀的影響將是今后向政府“求助”時不用再面對不同的部門了,“我就只認一個大城管部門,他們就能解決”。
原文鏈接: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11/26/content_16821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