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
為響應校團委的號召,引導青年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服務社會,深度觀察,積極實踐,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學院決定繼續(xù)開展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F(xiàn)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大力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夢”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見》(中青聯(lián)發(fā)〔2005〕3號)及《中共偉德國際1946bv官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實踐的實施意見》(黨發(fā)〔2010〕24號)精神,開展此次社會實踐活動。
二、組織機構
學院成立工作組,對2013年暑期社會實踐工作進行指導和實施,按要求并結合學院自身情況組織社會實踐團隊,并給予團隊一定經費支持。
三、活動主題
2013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我的中國夢”為主題,開展主題調研與社會體驗、專業(yè)實踐與科技幫扶、社會關愛與公益服務、校友走訪與愛校榮校等四類活動。
四、工作安排
(一)宣傳動員(5月20日—6月3日)
各團支部應認真做好宣傳動員工作,面向學院全體同學宣傳社會實踐活動,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實踐。
(二)項目申報(6月3日—6月8日)
以學院團委、團支部、學院學生組織、學生社團為單位進行集中立項申報。對于跨學院組團,以團長所在學院為申報單位。
(三)立項評審(6月8日—6月18日)
成立暑期社會實踐項目評審小組,針對實踐團項目申報資料進行評審。通過評審的項目給予院級立項。
(四)培訓支持(6月18日至6月28日)
邀請相關部門、學院的老師,針對如何觀察社會、如何服務社會等內容開展培訓,并進行經費支持。
(五)社會實踐(7月2日—8月底)
各實踐團隊按計劃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六)總結展示(8月底—9月)
實踐活動結束后,各團隊應認真進行總結。總結材料一般包括團員總結、實踐成果、典型照片、視頻等,并將其作為評獎評優(yōu)的主要依據。
五、立項申報工作
(一)立項要求
1.結合本年度社會實踐主題,將愛校榮校教育、專業(yè)實踐、科學研究、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回報奉獻社會等內容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完成高水平的社會調查報告,產生高水平的社會實踐成果,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立項要重點支持已有社會實踐基地和新建社會實踐基地,要重點支持能產生高水平調研報告的實踐項目;
3.所有實踐團應確定1名教師作為指導老師,指導實踐團前期立項、活動開展、后期總結等工作。鼓勵專職團干部、專業(yè)教師作為帶隊老師帶領實踐團赴實踐地開展活動。
4.所有實踐團確定一名安全聯(lián)絡員(由實踐團團長兼任),每天向學院的安全聯(lián)絡員匯報安全情況和活動開展情況。
(二)選擇實踐地點
各團支部要積極聯(lián)系并引導同學自己聯(lián)系社會實踐地點。學院對實踐地的類型沒有特別要求,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均可,但選擇實踐地應該以保證實踐團安全、尊重少數民族風俗、與實踐調研課題相關為原則。
為方便聯(lián)系實踐地,校團委提供聯(lián)系實踐地介紹信(見附件1)。有需要的團隊可填寫介紹信,并由學院團委到校團委蓋章。
(三)組建團隊
參加2013年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的學生必須是2013年12月之前在校的學生(2009級已錄取本校研究生的,可參加暑期社會實踐)。要求參加暑期社會實踐的每個團隊至少由三人組成,鼓勵以班級、團支部、課題組或宿舍為單位組團。
(四)申報項目
各團隊須到學院網站的學生工作欄(http://sme.bit.edu.cn/zw/xsyd/tzgg1/index.htm)下載相關附件,填寫完成后將①接收單位證明(見附件2,注明實踐地接收單位負責人姓名以及聯(lián)系方式,可以是傳真件。特殊情況如“重走長征路暑期社會實踐”無具體接收單位,請上交書面說明材料,否則不予審批。)②立項登記表電子版(見附件3,按相關說明填寫準確。)③所有已簽字的團隊隊員個人責任書(見附件4)上交至學院團委(或其他指導單位),等待審批。
以學院(含班級、團支部、課題組、宿舍)為單位組建的實踐團隊(包括跨學院組建的團隊)將立項材料上交到領隊所在學院團委;
(五)立項工作
6月9日前,學院評審確定院級立項實踐團隊,并擇優(yōu)推薦實踐團隊申報校級立項。并給予一定的實踐經費支持。
六、培訓支持
6月中旬校團委將召開動員大會,對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工作方法、可能遇到的問題等進行交流培訓。出發(fā)前,各團隊到校團委領取實踐物資。(具體安排請關注共青在線網站通知)
七、實踐環(huán)節(jié)
學院團委將指定1名老師負責全面開展此項工作,確定一名專職團干部擔任暑期安全管理聯(lián)絡員。實踐期間實踐團團長應配合院團委落實“每日一報”制度,要每天向學院的安全聯(lián)絡員匯報安全情況,遇到突發(fā)情況要及時與安全管理聯(lián)絡員取得聯(lián)系。安全管理聯(lián)絡員實施安全問題“零報告”制度,每天至少一次以微博方式@北理管院團委匯報所在團隊安全情況。如有漏報取消獎勵評選資格。鼓勵所有實踐團隊在開展社會實踐期間通過微博實時上傳活動資料并@北理管院團委予以轉發(fā)。
八、總結表彰
(一) 實踐成果提交
所有電子版材料均提交至bitsmeshsj@163.com
1. 所有實踐團均需提交的材料
(1)團隊總結報告電子版一份,不少于5000字,應要體現(xiàn)社會實踐的全過程,包含立項思考、組團準備、立項策劃、實踐準備、實踐過程、活動收獲與不足等,需提交詳細的行程安排以及圖片資料;
(2)團隊個人實踐感悟電子版(每人一份),不少于300字,要求語言精練,直抒胸臆;
(3)至少5張比較有代表性的活動電子照片,要求分辨率在1280×960以上,存為JPEG格式,文件名應反映照片內容,例如“隊員在中心廣場進行問卷調查”,存為JPEG格式,并將所有照片統(tǒng)一壓縮后上交。
2. 不同類別的實踐團需要提交的材料
實踐團類型 |
提交成果形式 |
提交成果要求 |
社會體驗與主題調研類 |
調研報告 |
主題突出,數據詳實,格式正確,正文不少于5000字,電子版 |
專業(yè)實踐與科技幫扶類 |
專業(yè)實踐心得或科技幫扶成果;媒體的相關報道 |
內容主要體現(xiàn)技術實踐過程和對專業(yè)發(fā)展的思考 |
社會關愛與公益服務類 |
團隊活動記錄;媒體的相關報道 |
內容詳實,避免流水賬和網文摘抄 |
校友走訪與愛校榮校類 |
校友訪談記錄或母校宣傳記錄等 |
格式正確,記錄詳實,電子版,便于集結成冊并發(fā)行 |
3. 可以選交的材料
(2)當地領導或者知名人士對社會實踐活動的題詞、接收單位評語等;
(3)接收單位關于建立實踐基地的反饋表(附件6);
(4)實踐活動視頻等其他資料。
(二)風采展示和成果交流
學院將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于10月10日前組織一次團隊報告會、經驗交流會、實踐成果展等活動,活動應當全面展示社會實踐團隊的風采及課題內容,展現(xiàn)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精神風貌以及不同身份下的角色觀念,突出團隊成員在實踐中的收獲,體現(xiàn)實踐活動給當地帶來的實際收益。
(三)評獎評優(yōu)
9月10日前,學院將評選院級優(yōu)秀團隊等獎項,并向校團委提交校級立項團隊成果和參評優(yōu)秀團隊的院級立項團隊成果。
九、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宣傳。各團支部應認真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將此項工作傳達到每一名學生。
(二)結合實際、確保實效。各實踐團積極爭取專業(yè)教師參與指導工作,注重增強實踐活動的吸引力,提高實踐活動的質量與效果,推動學院社會實踐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精心組織、多方聯(lián)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交流學習、展示風采、加強合作的良好契機。各實踐團應結合校友走訪、企業(yè)調研、專業(yè)延伸等內容,精心組織實踐活動,加強對實踐人員的服務、管理和培訓,加強長期合作的實踐基地建設,條件成熟的實踐基地要掛牌。要加強對優(yōu)秀校友的走訪與宣傳,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帶動其它工作的開展;
(四)認真總結、深化成果。各實踐團應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進行認真總結,并積極參加學校和學院組織的優(yōu)秀實踐團隊、優(yōu)秀指導教師以及優(yōu)秀實踐團員的申報評選。
聯(lián) 系 人: 吳文鏑 崔強
聯(lián)系電話: 81383970 13321133321
管理與經濟學院團委
2013年6月